杀侄自立
464年(大明八年)孝武帝过世后,继位的刘子业(前废帝)颇为凶暴。在465年掌权后,先后除去了叔祖刘义恭、叔父刘昶(逃奔北魏)。但他仍然担忧、猜忌叔父刘彧、刘休仁等宗王,把叔父们全都软禁在宫中,时加侮辱,甚至计划杀死刘彧(见刘子业条)。刘彧派亲信阮佃夫结交刘子业的侍卫寿寂之等人,先下手杀死侄儿刘子业,然后接受同谋刘休仁的拥立,于466年一月九日登基为帝,年号泰始。同时处死刘子业的兄弟姊妹刘子尚、刘楚玉等人,掌控京师内外的兵权。
义嘉之难
在刘彧废杀刘子业的上一个月,因为刘子业的昏暴无道,使得自认受宋孝武帝厚恩的江州长史、行事邓琬,联合新任的雍州刺史袁顗,以废昏立明的名义,号召四方讨伐建康的刘子业,并计划拥戴年幼的江州刺史刘子勋(孝武帝第三子)。但是邓琬的檄文尚未发出之前,刘彧已经先一步弑杀刘子业并自立为帝了。虽然有些江州吏士劝说邓琬承认刘彧的帝位,不要冒险攻打建康,但是邓琬认为刘彧得位不正且残杀宗王刘子尚(孝武帝次子),会比前废帝刘子业更容易讨伐,而且使刘子勋获得更正统的大义名分。于是邓琬协同袁顗,直接在466年二月七日,拥立刘子勋(时年十一岁)登基为帝,年号义嘉。刘子勋登基后,果然获得各地宗王、方镇的支持效忠(因为当时出镇地方的宗王,都是孝武帝的幼子),使得刘彧政权的号令,不出建康城外的百里之地。更险恶的是,刘子勋与各方镇都谴责刘彧篡位自立,纷纷出兵从四面八方讨伐建康。当时刘彧的弟弟们都在中央,支持兄长即位;孝武帝的儿子们则多在地方,支持刘子勋,刘宋宗王形成文帝系与孝武帝系两方内斗的局面,,史称“义嘉之难”(因为全国各地几乎都使用刘子勋的年号义嘉)。
平乱失淮北
刘彧政权虽然领土、人口都不到刘子勋政权的十分之一,但是以伐乱为名,凭借量少质精的中央军,采取各种积极手段:一、采用才干名士蔡兴宗的意见;二、重用吴喜、沈攸之、张永、刘勔、萧道成等武将;三、放权给诸弟刘休仁等人积极平乱。于是上下一心、兵强将勇,因此消灭刘子勋政权并平定江南与淮南各地(466年底),最后全面诛杀孝武帝子孙。但是淮北方镇薛安都等人为了自保而向北魏求援,于是北魏大军在四年之内陆续攻下淮北、山东半岛地区,刘宋战乱不断,国力大衰,人民也苦不堪言。又因为必须对有功的军人加官晋爵、大肆封赏,于是造成士族制度的严重破坏,清浊不分、官品淆乱。
晚年失策
刘彧晚年害怕诸弟在他死后夺取太子刘昱的皇位,于是接受幸臣王道隆与阮佃夫的建议,大杀立过大功的诸弟,只有刘休范因为人才凡弱而留下未杀。王道隆与阮佃夫掌权后擅用威权、官以贿成,富逾公室。刘彧同时杀害可能会不利于太子的重要大臣,如功臣武将寿寂之、吴喜与高门名士王景文(皇后王贞风之兄、刘彧的大舅子),结果造成刘昱继位后中央和地方军镇互相猜忌、攻伐的政治乱象,使得武将萧道成因此崛起,最后篡宋建齐。 472年,宋明帝死,太子刘昱继立,宋明帝遗诏命蔡兴宗、袁粲、褚渊、刘勔、沈攸之五人托孤顾命大臣,分别掌控内外重区,另外命令萧道成为卫尉,参掌机要。其中遗诏虽任命袁粲、褚渊在中央秉政,但实际上接受宋明帝秘密遗命,就近辅佐新帝刘昱,掌控宫中内外大权的人物,是宋明帝最亲信的侧近权幸——王道隆与阮佃夫二人。
轶事典故
裸女表演
宋明帝刘彧,于泰始六年(公元470年)夏天,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,并观看女子的裸体表演。(“上宫中大宴,裸妇人而观之。”)宋明帝刘彧之所以敢于这样做,可以说在冒天下之大不韪,但他是一国之主,谁敢反对,何况大臣们恐怕也不想反对,都巴不得开一回眼界。当时只有一个人不愿观看,那就是皇后,她用扇子将脸遮住了。明帝怒骂她说:“你这个外戚的穷讨吃的!今天和大家同乐,为什么只有你不看?”皇后回答说:“取乐的事,方法很多,怎么能集合姊妹们脱光衣服来取笑呢!外戚的娱乐,不像这里这么不雅。”明帝大怒,叫她出去。
借腹生子
史书大多记载,刘彧失去了生育能力,所以他的儿子们都是借腹生子取来的,他把诸弟新生的男婴抱为自己的儿子,然后杀掉男婴的生母。但是史家吕思勉认为这是《宋书》作者沈约,为了迎合当时南齐皇帝所捏造的诬蔑之词,不足采信,而《南史》与《资治通鉴》则是沿用沈约的说法。吕思勉认为宋明帝生前因为猜忌诸弟而狠心杀弟、流放诸侄,不可能杀其父而养其子、流其兄而立其弟。
诗词作品
《皇业颂》明帝
皇业沿德建,帝运资勋融。胤唐重盛轨,胄楚载休风。尧帝兆深祥,元王衍遐庆。积善传上业,祚福启英圣。衰数随金禄,登历昌水命。维宋垂光烈,世美流舞咏。斋
《圣祖颂》
圣祖惟高德,积勋代晋历。永建享鸿基,万古盛音册。睿文纟赞宸驭,广运崇帝声。衍德被仁祉,留化洽民灵。孝建缔孝业,允协天人谋。宇内齐政轨,宙表独威流。钟管腾列圣,彝铭贲重猷。斋
《通国风》明帝
开宝业,资贤昌。谟明盛,弼谐光。烈武惟略,景王勋,南康华容变政文。猛绩爰著有左军,三王到氏文武赞,丞相作辅属伊旦。沈柳宗侯皆殄乱。泰始开运超百王,司徒骠骑勋德康。江安谟效殷诚彰,刘沈承规功名扬,庆归我后祚无疆。主
《天符颂》明帝
天符革运,世诞英皇。在馆神炫,既壮龙骧。六钟集表,四纬骈光。於穆配天,永休厥祥。斋
《明德颂》明帝
明德孚教,幽符丽纪。山鼎见奇,醴液涵祉。鹓雏耀仪,驺虞游趾。福延亿祚,庆流万祀。古
《帝图颂》
帝图凝远,瑞美昭宣。济流月镜,鹿毳霜鲜。甘露降和,花雪表年。孝德载衍,芳风永传。知
《龙跃大雅》
龙跃戎府,玉耀蕃宫。岁淹豫野,玺属嫔中。江波澈映,石柏开文。观毓花蕊,楼凝景云。白乌三获,甘液再呈。嘉穟表沃,连理协成。德充动物,道积通神。宋业允大,灵瑞方臻。知
《淮祥风》
淮祥应,贤彦生。翼赞中兴致太平。
《治兵大雅》明帝
王命治兵,有征无战。巾拂以净,丑类革面。王仪振旅。载戢在辰。中虚巾拂,四表静尘。主
《白纻篇大雅》
在心曰志发言诗,声成于文被管丝。手舞足蹈欣泰时,移风易俗王化基。琴角挥韵白云舒,《箫韶》协音神凤来。拊击和节咏在初,章曲乍毕情有馀。文同轨一道德行,国靖民和礼乐成。四县庭响美勋英,八列陛唱贵人声。舞饰丽华乐容工,罗裳映日[1]袂随风。金翠列辉蕙麝丰,淑姿秀体允帝衷。